攻击能源基础设施是犯罪吗?
- vvdavyd
- 2023年2月23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12 月 16 日,路透社发表了一篇文章,推测俄罗斯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袭击是否可被视为战争罪。
在这篇文章中,一些国际法专家讨论了为获得 "军事优势 "而对能源部门发动的袭击与直接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之间的区别。我们建议不仅使用国际法的定义,而且使用他们在袭击乌克兰能源系统时使用的直接俄罗斯背景,从而提供更多的清晰度。

照片 千叶康义 | 法新社
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1977年日内瓦四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第52(1)条规定 "民用物体不应成为攻击目标。但军事设施与民用设施有何不同?国际人道主义法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围绕着区分原则,即特定的个人和物体因其民用地位而受到保护,不受攻击。
第一附加议定书》第 52 条规定了普遍接受的军事目标定义:
2. 攻击应严格限于军事目标。就物体而言,军事目标仅限于那些因其性质、位置、目的或用途而对军事行动作出有效贡献,并且在当时的情况下,其全部或部分摧毁、夺取或使其失效可提供明确军事优势的物体。
同时,如果某一物体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影响军事形势或可用于军事目的,又该如何处理?第 52(3)条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3. 如果对通常专用于民用目的的物体,如礼拜场所、房屋或其他住所或学校,是否正被用于对军事行动作出有效贡献存有疑问,则应推定该物体未被如此使用。
能源设施能否有效促进军事行动?
当然,没有能源部门,军队的任何供给都是不可能的。例如,燃料和润滑油储存地经常成为攻击目标。然而,当涉及到发电站时,它们能被视为 "合法目标 "吗?
通常情况下,军方可以辩称,以能源基础设施为目标是希望打击敌方的工业。根据国际法,制造、维修和维护军事装备的企业可能是合法目标。因此,旨在破坏其有效运作能力的行动--剥夺了它们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可以为旨在削弱企业活力等行动辩护。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情况下,这样做行得通吗?
早在 1994 年,托马斯-格里菲斯少校(Thomas E. Griffith, JR)就在其著作《国家电力系统的战略攻击》中描述了攻击能源设施的效率。他利用各种现代冲突的例子进行了案例研究,在这些冲突中,电力系统因蓄意攻击而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
南朝鲜
越南
伊拉克
平均受损程度占发电能力的 85% 至 90%。
格里菲斯得出了几个结论,这些结论对乌克兰最近因俄罗斯袭击而造成的局势具有典型意义。
首先,军事基础设施可以优先获得发电能力。因此,对电网的打击会造成敌军混乱,但不适合全面影响,收效甚微。
就生产能力而言,只有在长期消耗战的情况下才会产生效果。朝鲜和越南的例子表明,外援可以成功弥补工业能力的全部损失。
唯一对长期停电更为敏感的是平民。由于停电,他们确实更容易变得冷漠,并因人道主义问题而遭受痛苦。
在所有案例研究中,再加上二战期间日本和纳粹德国的例子,只有一次轰炸能源基础设施对一个国家的武装部队造成了严重影响,只有一次对工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在所有案例中,对工业的影响都是中等的,而对军队的影响一般都非常有限。即使是美军组织的基于理论的空军战术学校评估,也证明对生产的影响有限,对敌军的影响较小。
与此同时,对平民士气的影响最为明显。绝大多数情况下(5 次中有 3 次)都取得了中等效果,而有两次则取得了高效果。这证明远程停电攻击首先伤害的是平民,对军事目标的影响最小(甚至完全没有影响)。
在 2022 年 2 月至 11 月期间,荷兰 PAX 研究中心发现了 213 起针对能源基础设施的军事行动报告事件,其中 63 起已经核实。2022 年 10 月,俄罗斯军队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发动了最大规模的袭击。10 月份的袭击破坏了乌克兰 40% 的发电和输电设施,造成乌克兰大部分地区暂时停电,并造成环境风险和人道主义危机,导致数百万乌克兰平民断电、断暖和断水。
在所有已查明的袭击事件中,变电站几乎占三分之一。据公开消息来源估计,俄罗斯在 11 月至 12 月间对乌克兰领土进行了 6 次大规模导弹袭击。在每次袭击中,能源基础设施都是优先目标。在此期间,俄罗斯人平均使用了大量巡航导弹--一天大约 67 枚。此外,还使用了伊朗的沙赫德-136 型无人机,俄罗斯早在 2022 年 10 月就开始轰炸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
考虑到炮击目标的优先顺序。俄罗斯在供暖季每月使用 100 多枚导弹,主要攻击
火力发电设施(CHPP 和 TPP);
核设施;
变电站。
值得注意的是,在攻击乌克兰核电站时,俄罗斯并不攻击反应堆,而是直接攻击与核电站相连的变电站,以阻止核电站向乌克兰能源系统输送电力。例如,11 月 23 日,这种炮击导致乌克兰控制的所有核电站紧急关闭。
当目标是破坏乌克兰的防御能力时,没有一次攻击是成功的。在此期间,乌克兰国防军继续开展行动,长期停电并未导致前线的任何失败。
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汉娜-马利亚尔(Hanna Malyar)表示,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攻击不会影响国防军阻止敌人和解放临时被占领土的能力。
"最近,敌人的绝大多数导弹袭击都是针对能源基础设施的。这些攻击主要针对平民,而平民与我们的军队一样坚不可摧。对能源部门的攻击无助于俄罗斯巩固其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马利亚尔强调说。
如果攻击的目标是工业,其成本效益评估同样不明确。如果俄罗斯试图关闭乌克兰仅存的国防工业,那么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俄罗斯为何不集中攻击维持工业运转的变电站?相反,俄罗斯袭击了乌克兰各地的多个设施。
为什么不是精确打击,而是每次都使用多枚导弹和无人机?
众所周知,核电站等设施是为乌克兰大部分平民提供电力的,为什么会成为攻击目标?
所有这些都表明,这些袭击的唯一目的是对平民造成精神伤害。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专家的支持。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迈克尔-施密特(Michael Schmitt)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俄罗斯对乌克兰基础设施的袭击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难以自圆其说。
"他们打击的目标如此之多,以至于相对而言,每个变电站都不能被归类为军事目标。
作为一名前美国空军目标瞄准军官,施密特教授也怀疑俄罗斯是否对其攻击的每一个目标都进行了检查,而这正是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另一项要求。"他解释说:"你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如此强度和频率的行动,同时还遵守所有必要的检查。
责任
11 月 15 日袭击发生后,俄罗斯总统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重复了导弹袭击乌克兰基础设施的论点,据称是因为这些设施具有军事潜力。11 月 23 日袭击发生后,佩斯科夫说,乌克兰必须遵守俄罗斯的要求,"使局势恢复正常",停止 "平民可能遭受的一切痛苦"。
"俄罗斯总统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说:"乌克兰方面不愿解决问题,不愿进行谈判......这些都是后果。
如前所述,《日内瓦公约》规定,平民目标不应成为攻击对象。当然,我们可以想象军方与平民使用同一个热电厂的电力。但这不是攻击它的理由,也不是因为水被战斗人员使用而剥夺数百万平民供水等的理由。即使存在这种怀疑,也应按照《日内瓦公约》第 52(3)条的规定,将其视为有利于民用物体的事实。
数百万乌克兰公民经历了停电,由此得出的结论只能是,这些攻击被用来对平民造成伤害、困扰和痛苦。因此,俄罗斯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恶行。此外,根据《国际人道主义法》,这肯定是一项罪行,类似于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就南斯拉夫人民军围困萨拉热窝期间对该市能源基础设施的袭击所认定的罪行。
コメント